蘭州南河道亟待解決沿線設施建設等八大雜癥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2-06-07 閱讀量:
然而,一些對南河道愛之深、觀之細的市民感覺到,今夏的南河道似乎有些美中不足,像源頭附近的施工臨時阻擋了休閑步道,上游綠化不足裸露斑駁的堤岸,張?zhí)K灘段“久治不愈”的環(huán)境衛(wèi)生,還有欄桿上久坐不下的人群……
南河道“通、流、綠、美”的愿望,似乎在經受著考驗。
至于“一河兩岸三維流,四區(qū)八園十六景”的有關規(guī)劃,以南河作為景觀軸、文化軸、生態(tài)軸,將南河道沿河地區(qū)打造成文化休閑區(qū)、城市生活區(qū)、綜合服務區(qū)、親水休憩區(qū)的設想,還遠不在視野之內。
對于南河道現狀與居民期盼之間的差距,經歷南河道疏浚治理工程的蘭州市南河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則有一種 “既在預料之中又在預料之外”的復雜感受。
該辦公室相關人員指出,從現狀看,南河道還有很多工作需要跟進,乃至于彌補;但歷史地看,相比2005-2009年綜合治理前的臟亂差臭,南河道的變化已是翻天覆地。
自蘭州市1991年拉開南河道漫長而曲折的疏浚治理工程,花20余年時間治理出的南河道,在生態(tài)宜居成為城市理念的今天,蘭州南河道如何與時俱進地給力蘭州生態(tài)建設呢?
該辦公室相關人員指出,破解問題,首先需要清楚有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又是怎么產生的,新時期的南河道建設需破解八個問題,若這八個問題能夠解決,南河道或許會比曾經規(guī)劃的更美、更靚、更宜人。
問題一 設施維護資金缺口大
該辦公室相關人員指出,就南河道管理來說,目前第一個問題,就是既有設施的維護資金缺口比較大,像維修補充欄桿、防銹油漆翻新、在綠化坡腳修建擋泥墻等,近三年時間里,只維修了一部分,由于資金緊張,整條南河道既有設施尚未徹底維修。目前,南河道既有設施的維護經費,主要由城關區(qū)財政支持,這么大的維修,如果市上能夠給予資金支持,就會更及時、更徹底地解決許多存在的問題,因為南河道代表的是甘肅省省會城市中心區(qū)的形象。
問題二 清淤的難題
南河道河道全長8.24公里,而目前河道底部淤泥的厚度,從上游的70-80厘米增加到下游的2米左右。蘭州市南河管理辦公室測算,要完成南河道的清淤工作,需要800萬到1000萬元的費用,且清淤的難度非常大,淤泥怎么挖出來、怎么運出去,又放在哪里合適,都是問題,因為淤泥運輸極易產生二次污染,不但需要特殊的措施,而且還要花錢清理路過的路面,自南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完成以來,目前一直沒有清淤,工程措施和工程資金,都是關鍵的制約因素。
問題三 要徹底解決排污口
蘭州市南河管理辦公室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1年蘭州市污水全收集工程竣工以前,南河道兩岸的污水、雨水管道有90多個,現在通過污水全收集工程處理后,大部分已被截流到污水干管內,但目前還有約12個管道向南河道排污水。
調查顯示,這12個管道的直徑大多在400-500毫米,最大的兩個分別在南河新村附近和源頭附近,管徑在1.2米-1.5米之間。
這十幾個管道為何解決不了呢?蘭州市南河管理辦公室了解到,這與沿岸附近仍存在一些尚待推進改造進程的城中村有關,這些管道中大多數都是城中村用來排放雨水和生活污水的管道,由于雨水與污水共用一個管道,雨污混流造成管道在性質上難以界定,所以在去年蘭州推進污水全收集工程中,這些管道并沒有納入進來,一般來講,城市雨水不能進入排污管道,既然是雨污混流,就不能納入污水全收集工程,只有等到沿線城中村改造完成之后,城市化進程推進了,才能實現這些城中村的雨水和污水各自分流至相應的管道,不再向南河道直排。
問題四 沿線環(huán)境衛(wèi)生問題
蘭州市南河管理辦公室有關人員指出,首先沿線的公廁不夠?,F在建在南河道上的公廁,只有張?zhí)K灘糧油市場橋頭附近一個,再有一個比較近的,在南面灘608號路上,我們希望在沿線的雁灘賓館、南河灘、張?zhí)K灘原蔬菜批發(fā)市場等人流相對集中地段增加幾座公廁。尤其嚴重的是,在張?zhí)K灘蔬菜批發(fā)市場段的北岸,隨手拋扔爛菜垃圾、隨地大小便、騎坐欄桿等大煞風景的行為比比皆是,整條南河道中,這段此種行為最甚,為此,蘭州市南河管理辦公室曾多次與有關單位協(xié)調,爭取使附近環(huán)境得到改善。
問題五 欠賬的綠化
在南河道兩岸,有幾段因堤岸坡度太大太陡,造成綠化困難,且主要集中在中上游。由于多段堤岸坡度太大,不利于蓄水保墑,加之長期雨水不好,一些不耐旱植被成活率較低。解決的辦法,在中上游陡坡地段,應添置噴灌系統(tǒng),比如608號路以下河段就有噴灌系統(tǒng),下游綠化就明顯好于上游。
問題六 休閑設施亟待提升
休閑設施的缺少,是把南河道打造成親切宜人親水河繞不過的彎兒,且不論兩岸的綠化如何,沒有休閑設施,就沒有生活氣息的水岸景觀,即便人到了河邊也停不下來。目前,南河道全線,只有下游的范家灣一帶,蘭州城投公司搞了一些簡易坐凳,此處老百姓有了活動休閑的設施。多年來,蘭州市南河管理辦公室想在沿線做些亭子、凳子,但受到資金制約,即使到現在,南河道沿線休閑設施和衛(wèi)生間,仍是建設的當務之急。
問題七 讓人無奈的水文“怪圈”
蘭州市南河管理辦公室相關專家指出,在黃河蘭州段,黃河水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冬春季節(jié)來水量較小,含泥量也小,水質清澈;進入汛期后,來水量猛增,但同時泥沙俱下,水質混濁。體現在南河道,則是冬春季節(jié)注入南河道的水量偏少,甚至斷流,往往造成污染反彈;進入汛期后,水量豐沛喜人,而泥沙淤積愁人!特別是當黃河水流量達到3000~4000立方米/秒左右時,南河道出水口段的流速銳減,幾乎呈靜水狀態(tài);當流量達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時,黃河水憑借自己的流勢,將南河道的出口“截斷堵死”,加之作為小峽電站庫區(qū)的桑園峽峽口行洪能力大大減弱而出現壅水現象,南河道水流開始倒灌,這些水文現象都極易造成河道淤積,目前出口段已有2米深的淤泥。
南河道的水深不得,更淺不得,每年冬季至次年早春,南河道河床裸露、污水現形,環(huán)境問題成為市民投訴、媒體關注的焦點,究其原因,就是一個“淺”字。當初蘭州城建設計院與蘭州鐵道學院(今蘭州交通大學)為南河道取水口設計方案做水工模擬實驗時得出的結論是,要保證南河道進水的先決條件是黃河流量在400立方米/秒以上,而參照《通渭路碼頭--水車渠出口水文測量與觀測技術工作總結報告》,當黃河流量小于600立方米/秒時,南河道取水困難?,F南河道利用水車博覽園水車渠引水,現場觀測表明,當黃河流量在400 立方米/秒時,水車渠幾乎無水可引,南河道即告斷流。近15年來,由于氣候的變化和水資源的開發(fā),黃河蘭州段的年平均流量約為700立方米/秒,與1990年以前相比較,年平均流量減少了大約50%.近年來黃河冬季枯水流量經常在100-200立方米/秒上下,南河道冬季取水困難更大。這讓專家也始料未及。對此,曾有人試圖用水泵向河道補水,卻無功而終。
問題八 管理經費問題
蘭州市南河管理辦公室成立的時間可追溯到1994年,當時是蘭州市南河路辦公室,人員區(qū)上管,經費市上撥。現在蘭州市南河管理辦公室從人員到經費由城關區(qū)來管。
目前,蘭州市南河管理辦公室日常工作主要有河道、游覽道的保潔、河道護欄等設施的保護與維修,管理經費由城關區(qū)財政支持,有限的經費只能解決管護工人的工資勞保和一些較為急迫的設施維修。如果要解決更多更大的問題,則面臨資金不足的難題,還需要市、區(qū)聯(lián)動,共同解決。
該辦公室有關人員介紹,多年來,蘭州市南河管理辦公室為南河做了一些工作,如盡最大努力做好設施、環(huán)境的維護等,但與規(guī)劃比還有差距,與蘭州市民對南河道的要求還有差距,與南河道未來適應生態(tài)宜居城市發(fā)展理念還有差距,這既是困難也是機遇,希望通過政府、社會、市民共同的關注和努力,將蘭州南河道打造得更加漂亮宜人。